国资管理体制改革实践
国资管理体制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国有资产的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以下是根据给定搜索结果总结的国资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情况。
在党的十六大闭幕不久,举办了“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珠海论坛”,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该论坛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
第一,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学习和贯彻十六大精神,坚定不移地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十六大在论述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时,强调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只有解决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问题,才能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更好地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第二,有利于加深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中重点、难点问题的认识和把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探索已近10年,其间,国有资产法历经多稿,没能出台,反映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十六大关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明确了几个重大问题,包括设立专门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实现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解决多头管理的问题,构建国有资产管理的责任主体,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
第三,有利于地方政府建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和机制。十六大提出了设立三级政府(一个中央政府和省、市两级地方政府)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要求。珠海市作为一级地方政府,从1999年6月以来,结合本地实际,借鉴兄弟省市经验,在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重大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
现阶段,许多国有企业尚未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部分企业董事局、监事部门法规建设不健全,与各负其责、有效制衡、协调运转的法人治理结构要求尚有不少差距。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深化认识,大力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锐意创新,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监管新机制;开拓进取,努力构建国有资产管理长效机制等策略和方法。
国有企业根据其经营类型、目标的不同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大致可分为经营性国企、非经营性(公益性)国企以及资源性国企等三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其国有资产内容、特征均不尽相同,因此在管理国产中也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的国有资产进行差异化管理。
与两层架构相比,“三层架构”有一个好处,即它能较好地处理国有资产管理上,对政资分开和政企分开两个方面的需要。在这种架构下,国资委是政府机构,不适于直接从事投资融资、资产交易等商务性活动,更不适于卷入各种商务交易和民事***。因此,还需要有一批受国资委控制、能直接从事市场商务活动并承担民事责任的国有投资主体――国有资本运营公司。
中科院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是深化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和探索高新技术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中科院要切实做好试点的组织实施工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健康发展,促进科研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和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以上就是国资管理体制改革实践的主要内容。可以看出,国资管理体制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方面的改革和探索。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国资管理体制改革将继续推进,以实现国有资产的最大化利用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