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日本海军和陆军这两对冤家,向来不和,部队在进攻岛屿的时候不能有效的协同,于是日本就能了个所谓的海军师团,其实就是和美军的海军陆战队类似。“海洋师团”总结来说,就是把几个以前的陆军师团轻装化,合理化,使其可以更好的在海岛区域作战比如取消了在海岛作战中用处不大的骑兵联队。但是这个陆军团在当初集中分类的时候,并没有划分实力的大小,也就是说这里面的兵力大小不一首批试点师团第36、第46、第52师团,后来又增加了14、29、43师团。
“海洋师团”是在二战时期组建的,当时为了适应战争环境以及二战的战况,更重要的目的是对付他的盟友,在二战时期来说就是对付美国了。这个师团在当时被分成了三个单位,下辖两个负担防御的步兵联队和一个负责机动反击的步兵联队,这种分工还是先进于当前的陆地兵团的分法。
另外,海洋师团还有一些特殊性,首先它的炮兵,工兵以及步兵等都联合在一起,不会出现等不到士兵的情况,军队士兵支配自如,各个军队之间都是独立的,独立作战,增加了效率。另外,这个海洋师团还增设了战车大队,使得效率得到有效提高,闲置士兵就可以进行其他的军事工作了。还有就是,增设了“海上输送队”,装备输送更加方便快捷。
然而,它并不是全部都是优点的。一个就是物资太少,毕竟日本地方小的历史事实不能改变,而美国相对来说地大物博,物资上有一定的限度。与物资相关的就是人数太少,虽然美国陆战队的战斗力不算太强,但是由于美国强大的制空权和制海权,使得美军拥有空中和海上的强大火力支援,这是日本无法比拟的优势。日军的老毛病,协调能力不强,毕竟这是第一次做这种军队的编制,再加上第一次面对美国这么强大的阵容,士兵心里不免有些许的不自信等情绪。这些原因对日本的毫无战绩也有一定的影响,也导致这个海洋师团没有记入史册。
战争的结果也是可想而知了,日本面对美国的猛击,最终以失败告终,所以说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侧面反应出海洋师团的实力的大小了。
所谓的“海洋师团”,其实就是日本帝国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为了配合太平洋地区两栖作战的需求,继而改编师级单位所产生的军事编制;战力主体以步兵师,但增编更加完整的后勤、支援单位,以此来维持部队在缺乏后勤的环境下,仍可具备独立作战能力。
因为这只部队是二战后期临时组建,并且十分仓促,因此作战人员良莠不齐,更不是什么有名的联队,也没有什么傲人的战绩,所以没有太多资料去记载他们。
简单来说,就是把几个陆军师团轻装化,砲兵联队拿掉改成3个联队砲兵大队,工兵、辎重等联队也全打散,配到各联队,师团多配属战车队与海上运输队,然后丟去守岛。所以这票人是陆军,不是海军,但注意,不是所有去太平洋的陆军师团都是海洋师团。
守备马里亚那的29、43师团就都是海洋师团,29师团原本可是关东军老师团。另外一个有名的海洋师团是第14师团。这几个师团在其中算是作战最勇敢而且最能打的部队。虽然看上去很强大,但是面对老美的轰炸机和强大的火力,好像没有起到任何成绩。至于战果呢….嘿嘿,如果有啥辉煌战果,日本就不会这么快投降了。
军迷们都知道,二战期间,日军除了甲级师团、乙级师团、丙级师团(又称警备治安师团)外,尚有特殊的作战师团,即“海洋部队”。
海洋师团,是日本陆军在太平洋战争期间,临时组建的作战师团,在日国内被称作“海洋部队”,专职岛屿防御作战,通常兵力在1.5万人左右,是所有师团中兵力最少的作战单位,用来对付战斗力比较薄弱但海空军支援火力却异常强大的美海军陆战队。
1943年,日本陆军在经过多次与美海军陆战队岛屿争夺战失败以后,认识到海军的“特别陆战队”不能有效抵抗美海军陆战队的两栖登陆作战,原因是陆军与海军的矛盾历来较深,未能有效地协调共同抵抗美军进攻。
有鉴于此,日本陆军决定依靠自身力量来面对岛屿争夺战,大本营又提出了“绝对国防圈”构思,重点岛屿防御是拱卫日本本土的重中之重,陆军就组建了专门针对岛屿争夺战的“海洋部队”。
第一批海洋师团是第36、第46、第52师团,不久又将第14、第29、第43师团也改编为海洋师团,撤销了原师团中不适合岛屿作战的骑兵、工兵、辎重兵联队,增加了步兵联队,配置了战车部队,以及海上运输船队。
此外,除了海洋师团外,为加强岛屿防御作战,日陆军还组建了4个海上机动旅团,下辖3个海上机动大队,配98高射炮的直辖机关炮队,配特2内火艇的战车队,配机动艇、上陆用舟艇、驱逐舰的海上运输队。
尽管日本陆军苦心经营了6个海洋师团,包括4个海上机动旅团,但在美海军陆战队强大的水面舰艇炮火,舰载机狂轰滥炸下,日本陆军组建的岛屿防御力量都损失惨重,基本上都被美军成建制地歼灭。
本文由“国平军史”发布。
太平洋战争期间被美军俘虏的日军士兵
海洋师团,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旧日本帝国陆军为了适应太平洋战场两栖作战的要求,由普通师团单位改变而成的部队。海洋师团,在后勤、支援方面,较普通师团更加完善,它可以维持部队在缺乏后勤支援的情况下,仍具备一定独立作战的能力。
海洋师团,有数个旅团、联队和师团直属部队组成,其中,联队又分为进攻型和防御型。它们的编制情况大概为:
太平洋战争期间被美军俘虏的日军士兵
进攻型步兵联队由3个步兵大队组成,步兵大队下辖:3个步兵中队、1个步兵炮中队、1个炮兵中队、1个工兵中队、1个高射炮兵中队、1个战车中队(坦克)、1个通信中队、1个运输中队和1个医疗分队。
防御型步兵联队由3个步兵大队组成,步兵大队下辖:3个步兵中队、1个步兵炮中队、1个炮兵中队、1个工兵中队、1个通信中队、1个运输中队和1个医疗分队。
师团直属单位为:直属战车分队、直属炮兵分队、直属通信分队、直属运输分队、直属海上运输分队、直属财务分队和直属野战医院。
从1943至1944年间,有6个在太平洋战场作战的特设师团被调整为海洋师团,它们分别是:
所谓“海洋师团”是二战期间日本陆军的一类特种用途师团,专用于太平洋战场与盟军作战,也称“海洋作战师团”或“岛屿作战师团”,从1943到1944年期间,共组建了六个海洋师团,模仿对象是美军的海军陆战队师。
二战时期的日本海军虽然建有海军陆战队,但编制和规模太小,它的最大单位称为某某地区“海军特别陆战队”,只是下辖若干大队的联队级单位,比如淞沪会战爆发时的海军“上海特别陆战队”。如此规模的部队应付小型战斗尚可,与美军进行战役级对决明显力不从心,尤其是瓜岛战役日本陆军惨败后,脑子僵硬的日本人总算开了点窍。
日本陆军首先组建了四个“海上机动旅团”用于两栖作战和岛屿作战,每个旅团下设三个海上机动大队以及战车队等,显著标志是增设了“海上输送队”,装备173艘各类机动艇,使旅团在没有海军协助的情况下,仍然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海上机动。
但是面对美军海军陆战队步兵师强大的火力优势,海上机动旅团还是兵力不足,于是日军又将六个陆军师团改编为“海洋师团”,选择的对象都是战力尚可甲、乙级师团,首批三个试点是第36、第46、第52师团,后又将第14、第29、第43师团改制,担负太平洋战场的岛屿作战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