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看欧洲历史时,经常会看到某某一世、某某二世,比如前不久去世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最新登基的英王查尔斯三世。这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很多国王都使用同一个名字,一世和二世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呢?
按照我们中国人的习惯,称呼一个人老张、小王,都是指姓,就以为几世几世也指国王的姓氏,这是不对的。比如伊丽莎白一世,她的名字是伊丽莎白.都铎,她是都铎家族的人,所以都铎才是她的姓氏,伊丽莎白只是她的名字。再比如伊丽莎白二世,她的名字是伊丽莎白.温莎(简化),她是温莎王朝的国王,温莎才是她的姓,伊丽莎白也只是她的名字。
按照中国论资排辈的习惯,相邻两世之间必然是上下代的关系,二世肯定是一世的儿子,三世的父亲,其实不然!几世几世其实只是叫这个名字的国王在该国(领地)出现的顺序。比如英国国王威廉一世,在诺曼征服之前没有叫威廉的国王,所以他叫威廉一世,威廉二世是第二个叫威廉的国王,而他恰好是威廉一世的儿子,但威廉三世要和威廉二世差了600年。
在同一个国家出现重名,一般就用几世区别开来,但是重名现象不仅限于本国,多个国家君主都叫一个名字的现象也很普遍。
比如英国有个国王亨利二世,法国也有个国王叫亨利二世,德意志王国同样也有叫亨利二世的国王。
德意志、英格兰、苏格兰、西西里、尼德兰和荷兰的执政官都有叫威廉一世的。所以某某几世,并不是某个国家国王的专称,欧洲很多国家都会使用。
我们上面举得很多例子,像威廉一世、亨利二世等等,都是英国或法国的国王,那是不是某某几世只有国王才会使用?并不是这样。在古代欧洲由于可使用的名字就那些,所以像公爵、伯爵等各级领主也会叫几世几世,比如神圣罗马帝国布拉班特公爵也叫亨利一世,法国第三代吉斯公爵同样也叫亨利一世。
欧洲王国由于各种混乱的联姻,导致一个人可能身兼数国的君主,比如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他同时又是西班牙的卡洛斯一世。英国国王詹姆斯一世同时又是苏格兰的詹姆斯六世。
欧洲国王王号就是在名字,如果有重名了,就把第一个叫这名字的君主称为一世,而后顺次排序。如果没有重名,就不用加,比如英国的斯蒂芬,德意志的马蒂亚斯,以后没有国王用这个名号,所以就不叫一世。至于谱系从哪开始,各国不同,举例说,英国起自诺曼王朝,之前若干个爱德华都没有称作几世。法国起自法兰克王国,三分之后延续西法兰克。而神圣罗马帝国则是延续法兰克皇帝的谱系。到了近代国家,德意就按着统一后排谱系了。
历史上欧洲王室的XXX几世其实是后人定的,在英文中标一个罗马数字仅代表第几个叫这个名字的人。港台一般翻译为“XX第几”,只有大陆才翻译成“XX几世”。其实这种翻译法很不得当,搞得他们家祖上是从XX一世往下排的一样,给读者造成很大的误解。
有时候这个罗马数字与辈分有关,有时候无关。比如,英国历史上有很多国王都叫亨利,第一个叫亨利的人是征服者威廉的幼子,他在哥哥威廉二世去世后继位,是诺曼王朝的第三位君主,但他是第一个叫亨利的人,所以他是亨利一世。
▲亨利一世▼
但是,亨利二世却不是亨利一世的儿子,而是他的外孙。诺曼王朝到了亨利二世就改朝换代了,因为亨利二世是法国安茹伯爵的儿子,所以这个朝代叫安茹王朝,但由于他们家族的徽章是金雀花纹样,历史上又被称作“金雀花王朝”。
亨利二世生了很多儿子,就像历史上所有帝王的暮年一样,他控制不了儿子们的争权夺利。几个儿子先后称王,最后的胜利者是亨利二世的小儿子“失地王”约翰(这个绰号的意思是,他爹已经没有土地可封给他了!),史称“约翰一世”,也就是历史上第一个叫约翰的国王。
约翰一世挂掉之后,他儿子被权臣们拥上位当了国王,史称“亨利三世”。从辈分上说,亨利三世是亨利二世的孙子。
▲亨利三世▼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亨利三世挂掉以后,继任者是好几个爱德华,到了第三个叫爱德华的人(爱德华三世)统治英格兰时,由于他儿子黑太子爱德华的早逝,孙子理查二世年幼继位,几位叔父如狼似虎,实权被叔父兰开斯特公爵把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