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国的统一战争中,普鲁士很轻松的就打败了奥地利。德国在俾斯麦和毛奇的统帅下可谓是一只新鲜的军队,而奥地利是一只过于腐朽的军队。再就是德国的准备非常充分,而奥地利也没想到德国会对昔日的兄弟兼盟友下手,准备不充分,仓促应战,自然就失败了。
首先,普鲁士在工业革命中增强了自己的实力。
在工业革命之前,普鲁士的实力并不怎么强。但是在工业革命中,普鲁士抓住了这一机会,他的实力得到激发和释放。由于德国北部靠海再加上莱茵河的因素,使德国的工业迅速发展起来,在经济实力上压过了奥地利。奥地利由于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时间实在是太长了,所以各种守旧势力导致奥地利在工业革命期间未能得到充分的发展,逐渐落后于普鲁士。
其次,普鲁士在统一中有俾斯麦和毛奇这样的强权人物。
普鲁士王国,它有相当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在当年腓特列大帝时代就是全民皆兵。而在十九世纪后期,俾斯麦和毛奇这些天才人物的涌现更是增强了普鲁士的实力。实力得到加强之后,德国自然开始对奥地利,而奥地利还没有遇见到这一切,所以准备各方面都不充分。最后一个腐朽的奥地利与一个准备充分的,并且是新兴的工业国家普鲁士之间进行战争,失败自然是可以预见的。
所以在德意志统一战争中,普鲁士是在俾斯麦和毛奇这些天才人物的统帅下,准备充分,所以能够轻易的打败奥地利,统一德国。
谢谢邀请,普鲁士在普奥战争中为何能击败奥地利赢得战争的胜利,其中原因并不复杂。
首先,普鲁士为了统一德意志可以说准备已久了,与奥地利开战也是他们统一计划中的一环。
到普奥战争爆发前夕,普鲁士无论是经济实力、工业实力、科技实力、军事实力还是外交能力都比奥地利帝国强。很大程度而言,普奥战争普鲁士只要正常发挥,赢得战争是没问题的。
先说经济和工业吧,战争是个烧钱的机器。随着1830年代普鲁士主导下的关税同盟建立和普鲁士境内铁路网的发展,使普鲁士经济和工业大步发展。
而军事上,普鲁士吸取了1848年和1850年的教训,于1858年后大力改良军事,这其中包括了兵役动员上的改良,使普鲁士的常备军和后备役的无论是数量、装备、兵员素质均得到大幅提升。而普鲁士方面,老毛奇则充分看中铁路的重要性,在其后的对外战争中,普鲁士经很好的利用铁路让普军高效的投入战场且后勤保障也得到大幅提升。
当1866年普奥战争爆发时,普鲁士军队与1858年以前可以说已焕然一新。
自从拿破仑战争后普君就多次改良总参谋部,普军的参谋人员的水平得到很大提升。
而战前普鲁士就已做好了动员,并很好地利用铁路使普军高效的投入战场并完成集结。普鲁士实现了军团与军团之间的快速会合。
1861年,普鲁士皇帝威廉一世把统一的大任正式交给了俾斯麦。俾斯麦决心要用奥地利的失败来加快德意志统一的步伐。为此,他准备向向奥地利开战。俾斯麦首先施展外交手腕,与意大利和德意志境内的一些小邦达成协议,消除了后顾之忧。
准备就绪之后,俾斯麦命令毛奇指挥普鲁士军队占领了奥地利管辖的荷尔斯泰因。1866年6月,双方正式开战。普鲁士总参谋长毛奇发动25万兵力力和800门大炮,从南、西、北三个方向同时对奥地利开火。奥地利也不甘示弱,联合了萨克森、巴伐利亚等邦国一起迎战普鲁士。在库斯托查一战中,奥地利军英勇地击溃了普鲁士南线的军队。
但是,在西线战场,普鲁士军队连连挫败了奥地利的盟邦汉诺威、萨克森等。在北线战场毛奇亲自指挥三个军团大败奥地利军,奥地利军被普鲁士军团团包围了。7月,双方决定性的一战打响了。在易北河上游的萨多瓦高地上,贝奈德克指挥的奥地利军队与毛奇指挥的普鲁土军队展开了殊死的较量。这一次双方的兵力相差无几,毛奇采用了两面夹击的策略,一举击溃了奥地利的主力军队。
贝奈德克在损失5万精兵强将之后,带领剩下的人马逃跑了。这一次决战的失败,使得奥地利无力继续打下去。在经过几个回合的协商之后,普鲁土和奥地利在8月签订《布拉格和约》,普奥战争结束。失败的奥地利不仅丧失了大片的领土,而且永久地被驱逐出了德意志。普鲁士则在统一的大路上越走越快了
普奥战争:当丹麦战争的余烟散尽的时候,普鲁士与奥地利疯狂地瓜分了战利品。普鲁士首相俾斯麦最为惊喜的不是占领了石勒苏益格,而是通过战争进一步验证了自己的铁血政策,战争让他看到了德意志统一的曙光。
既然已经迈出了第一步,就没有理由不继续走下去。在德意志的各个邦国之中,只有奥地利可以与普鲁士相抗衡,纵使有时候双方为了共同利益可以实现短暂的联合,但是争夺德意志领导权的野心使得他们必然走上反目成仇的道路,因此,从长远来看,普鲁士和奥地利的战争是不可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