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的比赛为什么推迟,火箭比赛为什么推迟了

tamoadmin 赛事赛况 2024-07-02 10 0

为什么近几年我国没有发射载人航天飞船了?

跟需求有关吧,单个的航天飞船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上去的全是亏军人,也没有科学家,纯粹上去展现能力的话,没必要搞很多次。现在我们的资源集中在空间站,能长期驻人,能上去多名科学家,更多实验设备,这个才是能有回报的花钱

中国载人航天近几年只是步伐放缓了,载人航天前期的验证工作都做完了,现在主要是为空间站提供载人服务,空间站将来建设完成,估计每年都会上去一趟,因为航天员要轮值,所以会频繁一点。还有就是有两个问题我总结了一下。

一、资金到位困难

火箭的比赛为什么推迟,火箭比赛为什么推迟了

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需要国家大量投入资金,支持搞科研开发等等。国家其实每年给中国航天的钱不少,但是层层克扣:集团公司抽走一部分,发到院里院一级再抽走一部分...如此一来,真正到某个研究所,拿到科研经费的数目已经不是被抽过多少you shui了,科研发展必然受阻。并且这种现象不是个例,所以行业整体脚步放缓,不奇怪。

二、航天员工待遇较低

本人一朋友,高中就读于北京四中,大学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就读于美国一所高校(名字忘了)归国后进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了解航天系统的应该知道,航天五院是航天各院里很扛把子的。他所在的研究所团队,负责开发的也是非常尖端的涉密级领域。然而这样一个科技人才,刚开始工作的几年月薪到手5k…他本人倒是很满意,因为在北京吃喝不愁,有车有房,这两年准备结婚了,条件允许他圆自己的航天梦。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的条件啊。有很多外来科技年轻人才,倒是奔着航天去。为什么?因为解决户口。这点竟成为了航天吸引人才的最大优势。所以有太多航天工作人员挤破头进来,拿到北京户口,干两三年就跳槽不干了,出去挣钱去了。所以航天事业就业现状就是招的来人才,却留不住人才。

其实造成现状的原因还有很多,诸如无人肯担责,内耗严重,国家整体战略倾向等...

但个人认为最重要两个因素就是资金和人才。这两点不重新到位,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便很难大步向前……

自从2003年杨利伟神舟五号,到2016年我国共进行6次载人航天,2016年那次是人数最多、时间最长的一次,可那之后载人航天却戛然而止,其实只是因为暂时没必要了。

载人航天的木器其实只是为了高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很多事情目前还无法依赖机器人,尤其是科学实验等,载人航天可以用人弥补机械的不足,国际空间站时不时地需要输送宇航员上去就是因为它建设时间已经很长了,很多设备老化,需要宇航员维护,甚至是出舱维修。饱经训练的宇航员可以轻松地在太空生活和活动,可以按照计划进行科学实验,更可以按照预定目的维护飞船,使飞船更长时间地维持良好的运行状态,以满足长期或者高频次的载人飞行活动。

载人航天终归是为航天科技服务,但是却需要专用的载体。可能大家都听说过某某运载火箭运载能力很强,可是载人的飞船的体积通常都比较有限,火箭运载能力虽然有强有弱,但是它们的作用只是将飞船送入预定的轨道,火箭的的任务是将飞船加速到在轨道无动力运行所需要的最低宇宙速度,也就是第一宇宙速度,之后飞船就完全脱离了火箭的帮助,而是靠惯性在轨道上无动力运行。而飞船的体积一般比较小,指望飞船携带的物资(尤其是氧气等生命维持设备和物资),只能支撑短暂的太空活动,太空长期驻留还是要看空间站那样体积庞大、各方面设备齐全额航天设施,为维持轨道又会时常为空间站补充燃料,可以长期稳定在太空运行。

自上世纪70年代前苏联开始验证空间站技术之后,空间站已经成为目前研究空间环境、无重力环境下科学显现的重要实验平台,由于载人、载物能力更强,空间站可以使宇航员长期地在太空活动。可惜的是我国目前尚无空间站,想要参与国际空间站却又被包括美国在内的欧美国家排斥,包括载人航天技术,我们都只能自己搞。此前我国进行了一系列航天技术,其目的当然不是单纯地去飞一圈,主要是为了验证航天技术。众所周知杨利伟是我国第一名宇航员,他乘坐的神舟五号在起飞和降落的时候都有较为强烈的震动,杨利伟本人也遭受了一定的影响,杨利伟根据自己的经验会议太空中遇到的事情,项目组又对飞船进行了一些改造,所有后来的航天飞行相对更顺利。

在2003年之后,截至2016年,我国分别进行了载人航天、出舱行走、手动交会对接、自动交会对接、飞船对接及实验性质的空间站中长期驻留试验,可以说已经掌握了载人航天到空间站建设的所有任务。目前由于我国尚无自己的空间站,载人航天除了验证技术没有太多的作用,因此自2016年之后我国再也没有进行载人航天。但是相关的工作一直没有停止,包括杨利伟在内的我国第一批宇航员,目前多在参与新一代的宇航员的培训工作,因为接下来我国载人航天或许会成为常态。其实两三年之前,我国空间站核心舱就已经设计得七七八八,可是没有火箭能承担最大4米多直径空间站核心舱的发射任务,直到长征五号的出现。

长征五号主体5米芯级,可以承担火星探测、嫦娥五号、空间站核心舱等在内的重要任务,目前发射已取得了2次成功1次部分成功1次失败的记录,接下来更多地验证安全性稳定性之后,将成为我国空间站建设的主力运载设备。空间站建设成之后我,我国就有能力进行宇航员太空长期驻留任务,那时才是载人航天大展身手的时候。

现在嘛还不足要着急,我国是世界上唯三能独立自主进行载人航天的国家,别的国家都还没能力开发航天,所以我们也不需要过于着急,先慢慢地试验技术,掌握载人航天的各个环节之后,载人航天将成为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