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尔特纪录片,博尔特纪录片观后感

tamoadmin 体育播报 2024-06-26 8 0

DNA之父被取消头衔,你怎么看他说的智商取决于种族和基因的观点?

詹姆斯·沃森(James Watson)因发表“应受谴责”的言论而被剥夺了几项荣誉称号。沃森的主要言论就是——种族和智力是相互关联的。

此言一出,世界舆论炸了锅。沃森工作的美纽约一家实验室立马与他做了完全干净彻底的切割——撤销沃森的所有头衔和荣誉。现年90岁的沃森曾领导该实验室多年。

实验室主席和董事会主席联名发表了一份声明,说,实验室“坚决反对詹姆斯·D·沃森博士在种族和基因问题上所表达的未经证实和不计后果的个人观点”。

博尔特纪录片,博尔特纪录片观后感

沃森博士的言论是应受谴责的,没有科学依据,也不代表CSHL(冷泉实验室)、其受托人、教职员工或学生的观点。实验室谴责滥用科学为偏见正名。

说白了,沃森的观点似乎类似于“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的观点。这种观点对于一个曾经诺贝尔奖获得者,对一个科学家来说,确实是惊世骇俗,令人大跌眼镜。

智商这个名词本就不应该被创造出来,因为它很容易被带上性别歧视和种族歧视的帽子🎩。既然要说智商,肯定就有高低,就像中学大学的学习成绩一样。沃森只是说了一句真话,就像是说好好读书的孩子,成绩会更好一样。基因本就是个体的隐私,每个人基因不同,注定生病的概率和风险不一样,不存在高低贵贱。那智商是由基因决定的,决定也有高低之分,但这不代表智商高低和人的等级贵贱有关系。所以,沃森的话是中性的,不代表种族歧视。取消他的奖项什么的,无伤大雅。他本来就是个科学家,科学是无国界和种族的。他发现DNA双螺旋结构,奠定了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基础,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为人类揭开生命奥秘,破译生命天书,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打开了人类通往永生的大门,虽然这之间可能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


实测东亚人智商达105,其实不难理解,为啥东亚会崛起,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中国大陆,这都是儒家文化圈里的,这群人普遍睿智,谦虚,勤奋。东南亚,南亚的印度,具备天时地利,却不具备人和,印度想要追赶中国,门都没有,印度人懒散,无组织无纪律,平均智商低,那真是人的问题。南非推倒赶走了一批白人,曼德拉很伟大,把南非从非洲的美国塑造成亚洲的印度,并进一步把南非塑造成美洲的海地。

DNA之父被取消头衔还真不好说对与错。

毫无疑问,DNA之父关于基因决定黑人种族智商的言论属于政治不正确。被取消头衔在情理之中。问题是,如何权衡政治正确与客观事实?这才是这个问题的关键。

在世界各国,在各种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甚至在普世价值里,也有政治正确这一说法。那么什么是政治正确?如何看待政治正确?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所谓政治正确是指使用政治立场上“正确”或“中立”的字句描述事物,以避免侵犯他人权益、伤害弱势群体的利益或尊严。支持政治正确的人倾向于采用“中立语言”“文明语言”;反对者认为,政治正确与假道学、过度敏感、斤斤计较意义相近。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即刻撤下)

作为DNA之父,其权威性应当不是问题。但是,种族智商基因论是不是有依据?也就是说,不同种族的人在涉及智商方面的基因是否不同?这种不同导致智商差异是否得到证实?是否得到学界验证和公认?

这些问题目前都还没有明确的结论。

如果种族智商基因论没有得到研究证实,沃森发表相关言论不但政治不正确,而且严重违背事实,取消其头衔毫无疑问是正确的。问题是,如果沃森的言论有真实且不可推翻的依据呢?

假如沃森的研究结论不可推翻,那么,在政治正确与客观事实中间,人们会选择哪一个呢?

相信科学,相信统计学,相信大数据。

基于科学和大数据的统计结果,有一定的可信度,别用种族和性别歧视大棒吓唬人。

每一个物种都有显性和隐性的优势与劣势基因,人也是。

只要他不刻意夸大统计学结论,就可以接受。

为什么有人说猎豹是猫科动物之耻?

多数人都将战斗力作为判定实力的唯一标准,所以才会痴迷于斗兽。

猎豹的格斗能力确实差,经常被狮子花豹杀死,被斑鬣狗抢食,但将它称为“猫科之耻”实在太偏激。猎豹是哺乳动物速度之王,知名度比肩老虎狮子,捕猎成功率比狮子老虎还要高,拥有四百万年的演化史,挺过了数次大冰期,怎么会是“猫科之耻”呢?

猎豹曾广泛分布于除热带雨林之外的整个非洲大陆以及西亚,南亚和中亚的草原、沙漠和戈壁。现如今,猎豹的栖息地极度萎缩,非洲的猎豹只剩7000余只,亚洲的猎豹仅存于伊朗,数量不足50只猎豹的野生数量虽然比老虎多,但其保护力度却远远比不上老虎

猎豹体重一般21-63千克,最大71千克,猎豹的骨架高大,但太瘦了。猎豹的时速可以超过100公里,野生猎豹最快百米冲刺纪录为5.13秒,是博尔特最快纪录的1.86倍,圈养猎豹最快百米纪录为5.95秒。猎豹可以在3.4秒内加速至100公里/时,但百公里时速只能维持3-5秒,奔跑350-550米,如果这段时间猎豹没能抓到猎物那它只能放弃,否则就会因体温过高而死。

猎豹的猎物速度都没它快,它的主要猎物汤氏瞪羚最高时速约90公里。汤氏瞪羚虽然速度比不上猎豹,但其急速转向的能力和耐力超过猎豹,经验丰富的汤氏瞪羚可以通过连续急转向躲开猎豹的爪子,让其知难而退。但不是每只瞪羚都拥有丰富的经验,猎豹的捕猎成功率很高,卡拉哈里的猎豹捕猎成功率平均为43%。

猎豹为了获得极高的速度,而放弃了体重,导致其格斗能力差,猎物时常被抢夺,主要的“强盗”就是斑鬣狗、花豹和狮子。花豹和狮子还会杀死猎豹。

很多人经常从网上看见猎豹被各种抢食,比如一只斑鬣狗轻松抢走两只猎豹的食物,两只斑鬣狗能击退5只猎豹,一只瘸腿的花豹都能吓退两只壮年猎豹,由此将猎豹称为“猫科之耻”。甚至有人问:猎豹这么容易被抢食,为什么还没有灭绝?

这都是出于认知偏差。

近代之前,野生动物的栖息地非常广阔,它们食物众多,彼此之间的竞争并不激烈。近代以来,工业发展迅速,人口暴涨,野生动物的栖息地被大面积的压缩,迫使它们拥挤在狭小的保护区和国家公园里,食物稀少也使它们之间竞争日渐激烈。

猎豹是哺乳动物速度之王,是最顶尖的掠食动物,将战斗力作为实力的唯一标准实在太过狭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