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以!这次疫情恰恰更印正了大国搞联赛大循环,是不符合客观规律的做法,用地球的版块对照,中国与欧洲正好是亚欧大陆的两端,欧洲与中国的面积差不多相当,如果欧洲也是纯用城市来搞全欧大联赛,相信欧洲的足球人口水平可能比中国更差,足球是人口、资金、土地、物质都要投入非常巨大的体育娱乐活动,不是单单11个运动员落场比赛这么简单的,要借助非常发达的交通网配合支持才能有效运作,国家太大运动员移动到目的地比赛,损耗体力时间就非常大了,所以欧洲就用赛会制就符合欧洲洲情,中国用省级制才符合中国国情。
完全可以,中國足球市場巨大。完全可以放開手腳打造世界一流聯賽。關鍵是高層的眼光和格局了。人想要做一件事情會有一千個辦法,如果反對一件事他會找到一萬個理由。關鍵還是高層的眼光。是否有足夠的魄力。
中國擁有全球最龐大的球迷群體,擁有全球最龐大的投資者。有巨大的產業需求。就看主管高層是否真心想激活投資者的積極性了。
目前來看,中國足球打開大門走向國際舞台是大勢所趨,聯賽放寬外援限制激活球市是勢在必然。
只有徹底開放才能拯救中國足球,只有鬆綁才能激活中國足球巨大的產業經濟。
格局太低井底之蛙是搞不好足球的。
为什么要效仿,不能称之为原创?
泱泱天朝,23个省市自治区,副省级城市十几个,退一万步来说,假如一夜回到计划经济时代,按照如今各省市Gdp水平,每个省和副省级城市最少养活两只中超队,有何问题?
如此这般,凑足30只以上的中超队,不是难事。一年下来,至少58场联赛,一周双赛简直极为普通,至少对于提高球员的平均体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每队引入6名以上外援完全没有问题。有钱的可以全部用完名额,没有钱的全华班也可,根本不用担心国内球员锻炼问题。30只中超球队,国内的主力球员至少200人以上,这个人数世界第一。加上一定的归化,可选人才更多。
30只中超队位于塔尖,中甲则应该有40~50只,球队太多,只能分东西南北区比赛。乙级联赛更是如此,60-80只吧。
这样一来,球员工作岗位必然增多,需求也大,各级别青训自然有市场,可做大做多,职业球员基数增多,足球水平必然提高。
好了,编太多,越编越觉得足球就是“国球”啦,睁开眼睛,就是世界第一,选40人组建两支球队,也是世界杯冠亚军水平。足球,作为国球,很快在国际上就是一项只有中国人玩的运动了。
实际上,就中国人的体质和意志力而言,别说58场联赛,就是踢45场联赛就已经完全没有体力,恐成散步队了。算上恐怖的足协杯和亚冠,前六的球队队员,必须练了中长跑的童子功才行啊。
除了计划经济时代可以幻想,如今完全不可能。倒是22只中超球队比较合适大国身份,可惜,大多数感兴趣的老板们实际上都很缺钱💰,有钱的又不感兴趣。这很难搞起来。
你认为呢?
不可能,现在这样中甲中乙都不配你玩了,还扩军18到20,现在有几个中超球队没办法在顶的。最起码足协有些东西去为俱乐部考虑才能让俱乐部稳定发展,才有球员踢球。球员不是从俱乐部一点点培养出来的吗。没有俱乐部哪有球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