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群众参与行政管理的方式
基层群众参与行政管理的一种主要方式是通过公众参与制度。这个制度旨在提高政务公开工作水平,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根据这个制度,行政部门在作出重大行政决策时,如制定公共政策和措施、编制规划、决定公共建设项目等,应当采取便于社会公众参与的方式,充分听取意见,接受社会监督。具体的方式包括座谈会、听证会、实地走访、书面征求意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问卷调查、民意调查等。
另一种方式是通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这些组织是人民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一种形式,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我国,城市的居民委员会和农村的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它们负责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基层城市群众性自治工作。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设立主要有以下意义:有助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经济的发展;有助于加强基层政权的建设;有助于城乡基层社区社会秩序的综合治理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基层政府还需要完善基层行政决策公众参与机制,推进办事服务公开标准化,让办事服务更透明,最大限度利企便民。此外,基层政府还需要构建发布、解读、回应有序衔接的政务公开工作格局,优化政府信息管理、信息发布、解读回应、依申请公开、公众参与等工作流程。这些措施都有助于基层群众更好地参与到行政管理中来。
公民参与公共管理是民主社会的基本要求。在城市基层行政管理实践中,公民参与及政府回应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公民参与公共管理有利于保障公民的民***利,而且能够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从而构建和谐社会,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政府回应制度可以保障政府对于公民的民主述求和基层意见的有效反应,提高行政决策过程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实施的有效性。
最后,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的有效衔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基层政府的职责和权限,完善城乡居民自治制度,把城乡社区的各类组织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可以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基层群众的作用,也可以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和效果。